近十年来陶瓷辊棒辊道窑窑体不断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,表现之一是陶瓷辊棒辊道窑的窑长不断增加,窑长增加使烧成的产量增加,使烧成制度沿窑长方向的变化较平缓,易于控制调节,同时也削弱了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变化对窑炉烧成的影响,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,但窑长的增加明显地增加一次性投资,80年代初的陶瓷辊棒辊道窑多数长约50-70m,而目前引进的或国产的陶瓷辊棒辊道窑大多长约70-200m;表现之二是窑宽的增加,窑宽的增加,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则意味着窑炉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减小,也就是单位产量的窑炉外表面散热减少,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则表明单位产量窑炉的一次性投资减小,80年代初国产陶瓷辊棒辊道窑一般有效内宽小于1.2m,而目前陶瓷辊棒辊道窑的有效内宽普遍在1.5-2.8 m,一些已超过3m,当然窑宽的增加提高了对燃烧系统、陶瓷辊棒、传动系统等方面的要求,特别是对陶瓷辊棒的要求,目前国内佛山陶瓷研究所研制的陶瓷辊棒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;表现之三是多层陶瓷辊棒辊道窑的增加,主要是双层陶瓷辊棒辊道窑,多层陶瓷辊棒辊道窑节省面积,产量大,可减低单位制品热耗,但多层陶瓷辊棒辊道窑结构复杂,部分结构材料性能要求高,各层之间的相互牵扯影响干扰较多。www.htmaterial.com
|